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在我看来,所谓“优生”陷阱就是指仅用课程成绩这个单一维度去评价自己的成功与否,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学习成绩不错的人身上。在小学到高中,他们常常被周围人“好成绩=好工作=好未来”的评价体系所影响,一直认为课程学习极其重要,但殊不知要想拥有正常的社会生活,仅仅学习成绩是根本不够的。在周围评价体系的转折期,往往会意识到自己其他能力的匮乏,受到来自除学习外其他方面的挫败感。
接下来我将讲述我发现这个问题的过程,并且希望能对遇到相似问题的同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很难因个人的成长获得快乐?如何才能在将自己作为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抱着这个疑问,我在尝试在B站搜索,关键词是“把自己作为目标”,于是我点开了这个播放量视频第一的视频,很幸运遇到了这个视频。
回想小学到如今大二,一路走来,我感觉我太幸运了。从农村小学到县里初中,再从市区高中到华东师范大学,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每次从一个小环境到达另一个大环境后,尽管褪去小环境“优生”的光环,但仍能在这个大环境迅速在成绩方面达到班级前几名,并获得这个光环,无一例外。一路如此顺利,让我收获了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肯定,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且它一度成为我快乐的最大来源,它让我潜意识里认为我必须维护“优生”这一形象。
一开始我并没有看到这层潜意识暗含的危害,只是把它当做人之常情,人都喜欢自己在别人心中有个比较好的形象。我还试图利用这个潜意识,以此来激励自己学习。我会尝试听课只做第一排,并积极回应老师的问题。新开学同学相互都不太熟悉,看到我会默认我是一个可以完全听懂课程的人。一些人课后会找我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为了可以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我会尝试弄懂所有的问题,在维护自己“优生”形象的同时,还真的学到了东西,并且认识了一些朋友。这套方法我运行了一年感觉效果非常的好,我在一年的学习中班级排名第一并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一切都非常的顺利。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大二上学期,由于突发了一些状况加上想要参与科创项目,占用了我一大部分时间,导致我很少有时间完全去熟读课本内容,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我发现我不能向别人解答学习上的问题了,因为我自己没能掌握。从那时起,我的唯一快乐来源断了。由于缺少了快乐的来源,我感觉整个人都非常的烦躁,烦躁又导致我做事效率更低,掌握的东西就更少,不断恶性循环。我尝试去开拓一些获得快乐的途径,我尝试去打游戏,我尝试去读书,我尝试去运动,但都没有效果。因为这就像让一个面临许多ddl的人去放松,他是放松不下来的。而且做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只想获得类似“工业糖精”般的“工业快乐”,不想动脑。玩游戏不再想着静下心来观察BOSS的技能,不再想着去刻意练习最后通关BOSS。我只收获了类似刷短视频带来的快乐,但它持续的太短了,最后给我带来的结果没有让我放松,反而会因为浪费了时间而自责。
我有些绝望了。
快乐褪去,我才知道自己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这么弱,痛苦来袭,我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
我意识到评价一个人是需要从多维度出发的的,可能在学习成绩这一纬度上我尚可以“优生”自居,但在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创造快乐能力、体育能力等等各方面我都是菜鸡。
各种缺乏的能力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创造快乐能力,我之前快乐的来源全部都押注在了别人的评价上。首先别人的评价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东西,我无法掌控,它肯定会在某一个时刻失效,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其次我的快乐来源竟如此单一,它如此的不可靠。但凡学过生物的都应该知道,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越丰富,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当我的快乐来源方式仅此一种时,一旦出现问题,我的“个人系统”也就崩掉了。
于是我开始转移放在别人评价上的注意力,转移到和自己的比较,我会尝试注意自己的成长,并为之感到快乐。我开始去尝试不同的娱乐方式,以便找到真正适合我的。
我开始写知乎,记录我每一段的成长;
我开始注重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
我开始阅读书籍,分享读后感;
我开始学习新技术,探索未知的领域;
我开始分享知识,收获分享的快乐;
我开始在意周围人,思考人际交往的秘诀;
我开始打乒乓球、羽毛球,增强我的身体素质;
…………
总之我将变得开放,开始不断尝试。
notion image
 
有时在想完要如何解决问题后,我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然后开始寻找有没有人遇到类似的问题,直到找到了这个视频。
正如上文视频里所说:
我越关注如何维护自己优生的形象就越想要维护自己不会失败的形象,越怕面对失败,越是把自己困在原地。
我是根据成功的几率大不大来决定做不做一件事情的,而更好的选择是根据我想要的目标来决定。
仅课程学习这一评价体系,使我过于关注结果,而不关注我成长的过程,无法从成长过程中获得快乐。我会无意识的认为拿到国家奖学金对我极其重要,仿佛那是我炫耀的资本。我会尝试排除所有不利于我拿到国奖的因素,把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到课程学习上,以便我能免于失败,它仿佛成为了我的一切。本来得到国奖,应该是我的优势,但它却迫使我向完美主义者一样去思考,思考着既然得到了,为什么不继续拿呢?周围的评价体系也好像也一直推崇这个,那我这样应该也没问题吧?遇到一次挑战自己的机遇时,总是在想,我要先以拿到国奖为前提,再去尝试。因为害怕失败,当自己接触到未知的领域时,总是在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不是白忙了吗?
现在想想真是可悲。
总之,我认为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是要充分意识到大学只是一个阶段,不要妄想去用学校的评价体系去评价我们的往后余生。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做好自己的规划,以便找到自己人生中的全局最优解,而不是被阶段性的周围环境所束缚,仅能得到局部最优解。
notion image
 
 
网课推荐方式(一) (1)AI编程时代的到来:ChatGPT让人人皆可程序员
XUPIPI
XUPIPI
化学竞赛教练 计算机爱好者 终身学习践行者
统计
文章数:
23
公告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NotionNext 4.1已经上线🎉
-- 感谢您的支持 ---
👏欢迎更新体验👏